【期刊信息】

Message

刊名: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中国高教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全国重点大学理工科教改协作组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ISSN:1001-4233
CN:42-1026/G4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
影响因子:5.803571
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1992版);北大核心期刊(1996版);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0-2002);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3);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4-2005);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6-2007);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8-2009);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0-2011);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2-2013);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4-2016);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7-2018);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9-2020);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分类:综合科技B类综合;高等教育
期刊热词:
工程教育前沿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基于广西师范大学电子信息优势专业的新工科教

来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8-3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广西师范大学电子信息优势专业群包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3个工学专业,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建设重点,辐射带动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协调发展。
广西师范大学电子信息优势专业群包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3个工学专业,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建设重点,辐射带动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协调发展。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始建于1988年,已走过了二十多年富有成效的办学历程,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通信工程于2005年开始招生,现已有5届毕业生。电子科学与技术于2届学生。本专业群现有在校学生1300人,截止至2014年,该专业群已向社会输送毕业生4000余人,30%的毕业生成为企事业单位技术骨干。目前,该专业群现有专任教师57人,其中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14人。拥有较好的学科专业建设平台,其中“智能检测与自动化控制”为桂林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路与系统”学科为自治区教育厅重点学科。设有电工学、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电子综合设计、计算机与控制等五大类共二十多个本科教学实验室,校企合作培养实习基地30个。本专业群在人才培养的过程形成了富有师范院校特色的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创建了特色鲜明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已被认定为广西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取得了具有重要推广价值和示范作用的成果。 一、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如图1所示。首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确定电气类专业的教学目标,然后针对“核心”,通过设计理论和实践两条路径,对“新工科人才”模式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其中,理论路径包括:“巩固基础,补充教学”,“注重学生的四性教学”,“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和“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实践方法包括:“加强校企合作,寻求创新平台”和“建设电子技术实践基地”。对特色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课堂理论知识的传授,更离不开课外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的严格培养。培养先进的教学理念,共同服务于教学目标、学习者和学习内容决定了学习任务的核心。 二、教学模式改革 传统的教学教师在课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生处于被动的被动地位。在具体的专业基础课程中,教师使用的方法也有非常传统的PPT,板书,如教学方法,脚本,严格按照几年前的教学大纲,甚至10年前对课程的知识或理解进行分析。在整个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探究的时间,使学生无法形成基本的实践意识,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较差。 图1 实施方案框图 针对以上问题,教学团队引入了清华大学“学堂在线”,进行了电路分析慕课平台的建设,在2016级、2017级新生中进行了实践尝试。通过改革的尝试,让团队认识到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让学生结合了现代化的电子思想,丰富了教学内容。 三、结语 近年来,我们加强专业基础课实验教学改革,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对基础课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优化了专业基础课实验教学体系,压缩或取消陈旧内容,增加新技术应用,加强综合应用设计分析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1]陆国栋,李拓宇.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的路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3):20-26.[2]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3):1-6. [3]吴爱华,侯永峰,杨秋波,郝杰.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 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1):1-9. [4]胡波,冯辉,韩伟力,徐雷.加快新工科建设,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综述[J].复旦教育论坛,2017,15(02):20-27+2. [5]林健.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38(02):26-35. 广西师范大学电子信息优势专业群包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3个工学专业,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建设重点,辐射带动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协调发展。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始建于1988年,已走过了二十多年富有成效的办学历程,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通信工程于2005年开始招生,现已有5届毕业生。电子科学与技术于2届学生。本专业群现有在校学生1300人,截止至2014年,该专业群已向社会输送毕业生4000余人,30%的毕业生成为企事业单位技术骨干。目前,该专业群现有专任教师57人,其中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14人。拥有较好的学科专业建设平台,其中“智能检测与自动化控制”为桂林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路与系统”学科为自治区教育厅重点学科。设有电工学、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电子综合设计、计算机与控制等五大类共二十多个本科教学实验室,校企合作培养实习基地30个。本专业群在人才培养的过程形成了富有师范院校特色的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创建了特色鲜明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已被认定为广西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取得了具有重要推广价值和示范作用的成果。一、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

文章来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网址: http://www.gdgcjyyjzz.cn/qikandaodu/2020/0831/330.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对教师能力的需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