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中国高教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全国重点大学理工科教改协作组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ISSN:1001-4233
CN:42-1026/G4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
影响因子:5.803571
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1992版);北大核心期刊(1996版);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0-2002);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3);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4-2005);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6-2007);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8-2009);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0-2011);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2-2013);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4-2016);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7-2018);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9-2020);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分类:综合科技B类综合;高等教育
期刊热词:
工程教育前沿
2.配置高素质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建立完备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
高校要把生命教育当作一门重要课程,配备专业化高素质的师资力量,确保生命教育达到显著成效。一方面要在大学设置生命教育专项课程,有固定的师资团队开展教学,确保稳固的人力资源基础。另一方面要发挥学校心理咨询老师的作用,将生命教育做细、做深。同时,加强对教师群体的生命教育培训,提升教师的综合业务能力。在高等医学院校建立起生命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管理及职业教育相融合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运用学生处、团委、辅导员等学生管理队伍和专业老师的协同分工,以教育学生围绕“认识生命→欣赏生命→理解生命→发展生命→珍爱生命→绽放生命”的认知与行动目标为主线,横向通过不同阶段不同的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方法、教育管理与教育评价,构建系统、有效、可行的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生命教育课程体系。
3.贯彻“三全育人”培养方式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
高等医学院校构建生命教育体系要贯彻“三全育人”的培养方式。“三全育人”包含“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个方面。全员育人,是指由学校、家庭、社会、学生组成的联合培养体系。全程育人,是指学生从开学到毕业,从学期开始到学期结束,从课内到课外,从学习期到节假日,高等医学院校都要合理设置生命教育课程。全方位育人是指借助各种教育资源和媒介,都要将生命教育融入其中。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教育的主体功能得以发挥,进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引导医学生认识自我、尊重生命,追求自我升华与自身价值提升就变成了生命教育的最终意义。
4.构建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立体化的四维心理工作体系
高等医学院校从工作目标、评价体系、宣传导向、机构合作四个维度构建心理工作体系,是建立健全生命教育保障体系的有效手段。首先,确立塑造积极心理品质为重点的心理咨询工作目标,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追求卓越的人生[5]。其次,构建心理咨询效果评价体系。高校应结合积极心理品质提升的咨询目标,建立积极的评价体系。再次,坚持积极正向的宣传导向。应以“以塑造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重点,以预防学生心理危机发生为辅助”的工作目标为指导。最后,积极探索高校与精神卫生机构合作的有效方式。一方面,高校要与所在地精神卫生机构建立安全高效的转诊机制。另一方面,可以聘任精神科医生担任高校兼职心理咨询师,发挥其专业能力服务帮助学生。
5.建立学校、家庭、政府、社会和学生五位一体的生命教育架构
建立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政府、社会及个人教育为辅,协调统一的医学生生命教育架构,对医学生的生命教育进行有效的教育整合。从学校层面讲,应充分利用好、发挥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育教学中的主渠道作用,融入医学生生命教育的教育内容,使医学生具备医生应有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格。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要以自身实际行动教育孩子,成为孩子的正面典范和榜样,帮助孩子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国家还应该重点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最大限度降低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就社会而言,要进一步扩大教育社会化的程度,要增强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促使更多医疗相关的社会单位参与医学生的培养。从医学生自身方面考虑,要充分发挥医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及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医学生提高对职业价值和社会道德的认知能力,从而主动选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服务。
三、结语
当代高等医学院校生命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校、家庭、政府和社会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应该贯穿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方针,致力于解决大学生生命教育问题,引导医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生命观,培养出能够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1]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褚惠萍.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孙鲁毅.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性探析[J].传承,2016(1):104-105.
文章来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网址: http://www.gdgcjyyjzz.cn/qikandaodu/2021/0126/552.html
上一篇:高等体育院系游泳教学改革研究①
下一篇: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对